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30
1

這次我選擇了 AWS來做為我此次雲端平台,目標不僅是再加深我的雲端技術也可以再嘗試用 AWS 的各種服務,打造成一個穩固、可擴展且具備自動化部署能力的「AI 驅動型微服務」

專注於「Build on AWS」精神的實戰心得。它涵蓋了從最基礎的雲端心法,到最尖端的 Amazon Bedrock 整合,再到成熟的 CI/CD 實踐。


第一站:站穩腳跟!奠定雲端地基與架構師思維(Day 1 - Day 10)

任何偉大的建築都始於穩固的地基。我的 AWS 之旅,從一開始就抓住了雲端世界的兩大核心:成本與安全

技術焦點 學習成果與心得
Day 1 & 2 成本控制與入門心法: 雲端的第一課是學會省錢!掌握 AWS 帳號管理與資源優化的基本策略,避免「帳單震驚」。
Day 3 運算服務的多樣性: 就像擁有了一支工具箱,從傳統的 EC2 虛擬機,到無伺服器的 Lambda,再到容器編排的 EKS/Fargate,學會根據應用場景選擇最合適的「運算動力」。
Day 4 & 5 資料的守護者: 深入 AWS 的儲存核心 S3 (高耐久性儲存) 與資料庫服務 DynamoDB (NoSQL 的速度與擴展性) 和 RDS/Aurora (關係型資料庫的可靠性)。
Day 7 & 8 應用程式的「黏合劑」: 學習 API Gateway, EventBridge, Cognito 等整合服務,這是建構現代微服務架構的關鍵。特別是 EventBridge,讓我能以事件驅動的方式,將各個服務高效解耦。
Day 9 無伺服器初體驗: 完成 Lambda 的 Hello World 挑戰,正式邁入「事件驅動」與「按使用付費」的無伺服器世界。

第二站:核心突破!生成式 AI (iRAG) 的 AWS 落地實戰(Day 11 - Day 21)

這是整個旅程的高潮。我將先前在 GCP 上的 RAG 經驗,轉化為 AWS 原生的 iRAG 應用,將最新的生成式 AI 技術與無伺服器後端緊密結合。

技術焦點 學習成果與心得
Day 13 & 14 Lambda + Bedrock 串串香: 實戰運用 Amazon Bedrock(AWS 的 AI 模型平台)與 Lambda 串連。Bedrock 讓我們能輕鬆調用 Anthropic Claude 或 Llama 3 等頂級模型,而 Lambda 則扮演了 API 膠水,快速打造出可公開訪問的 AI 問答 API。
Day 15 & 16 資料與 API 的定型: 透過設計 API 介面和深化 DynamoDB 操作,確保 AI 互動的數據能夠被高效、穩定地儲存。「API 變成想要的形狀」,正是將技術轉換為產品功能的關鍵。
Day 19 前後夾擊,實現貫通: 這一天是里程碑!我們成功將前端介面(Day 11 的 S3 網站)、Lambda 後端、Bedrock 核心、DynamoDB 儲存全部串聯,達成了完整的 AI 問答流程 End-to-End 運行。
Day 20 & 21 從開發到運維: 應用程式跑起來只是開始,能否穩定且划算地運行才是考驗。透過「完整流程串接測試」來確保可靠性,並用「成本觀測箱 DashBoard」來實時監控,將成本控制思維落實到日常營運中。

第三站:邁向成熟!自動化與 DevOps 的終極進化(Day 22 - Day 29)

最後的階段,我將精力投入到「如何讓程式碼的變更,安全且快速地到達用戶手中」,這就是 DevOps 的核心任務。

技術焦點 學習成果與心得
Day 22 - 25 安全與自動化中樞: 強化 Cognito 實現使用者身分驗證,確保 AI 應用的安全防線。而 EventBridge 的規則與排程,讓我的微服務具備了定時執行與事件響應的強大自動化能力。
Day 26 系統解耦的藝術: 引入 SQS (Simple Queue Service),這是處理高併發與異步任務的利器。它能有效隔離服務,避免系統因單點故障而崩潰。
Day 27 & 28 CodePipeline 與 CodeBuild: 這是 AWS CI/CD 的兩大核心戰士。CodePipeline 負責流程協調,定義部署的步驟;CodeBuild 負責執行編譯、測試等實際工作。我終於開始建立自己的程式碼交付流水線
Day 29 完美的收官儀式: 最後一天,我成功實踐了S3 前端自動化部署 (CI/CD)。從程式碼提交那一刻起,CodePipeline 便會自動啟動,經過編譯測試後,將最新的網站內容部署到 S3 上。這標誌著我從手動部署時代,正式邁入了自動化發布的新紀元。

總結:我的 30 天「Build on AWS」

這次的挑戰基本上讓我又再度加深 無伺服器全棧架構 (Lambda, API Gateway, DynamoDB, S3),更讓我成為一個能夠將 生成式 AI 核心 (Bedrock) 成功產品化、並透過 AWS DevOps (CodePipeline, CodeBuild) 實現自動化交付的「雲端開發者」。

如果你也想在 AWS 上建立第一個 AI 應用,我強烈建議從這三個方向深化:

  1. 專注無伺服器: 充分利用 Lambda 和 DynamoDB 的擴展性。
  2. 擁抱生成式 AI: 掌握 Bedrock 的 API 調用。
  3. 最後最重要的是就是身為免費仔需要專注於成本的考量XD

希望我的30天挑戰可以啟發各位雲端學習之旅!


上一篇
Day 29 建置 Pipeline:S3 前端自動化部署(CI/CD)
系列文
來都來了,那就做一個AWS從0到100的微服務AI小平台!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